
(1)上盆:是盆栽花木的第一步,也是此后花木在盆中生長的成敗關鍵,做好上盆工作,需注意以下問題:
上盆時間:一般落葉花木的上盆時間,多在11月至翌年3月進行,即其葉落未萌發時,常綠花木一般在10-11月或3-4月,正是花木代謝活動較弱,需水量較少的時候
上盆前的準備:將新花盆最好用水浸泡一兩天使用,如用舊盆,必須清洗干凈。苗木上盆前,要剪短過長的根須及傷殘根,如果根系損傷太多,還要剪掉些葉子,以減少其蒸騰作用,使它上盆后易于成活。操作:用兩塊瓦片將盆底排水孔蓋上,而后加入1-2厘米厚的河沙(木屑、蜂窩煤等均可),這時可將苗木放在盆的中央,再加入培養土到半盆,并將苗木稍為上提,使根系舒展自如,接著用手輕輕壓緊泥土,最后加上培養土到離盆沿2-3厘米即可(同時邊加土邊壓實),苗木上盆后立即澆水,直至盆底的水滲出為止,而后將盆置于蔽陰通風處,一周以后,可按正常方法進行養護
(2)脫盆:盆栽或缸栽花木的土壤面積比地栽的小得多,隨著植株的成長,不但及時需換入大盆,還需填入新的培養土,以補充其養分之不足。所以,在脫盆換土時,要把花木的根團完整無損地從原盆中脫出來,具體做法:
1)給較小的盆株脫盆時,先用竹片將盆壁周圍的土壤拔松,用左手托住盆株,右手輕磕盆邊,然后用拇指向盆底用力,頂住墊孔的瓦片,向上推送,便可使土團與盆分離,取出原株栽入較大的盆中。
2)高30厘米左右的盆株脫盆時,由于它的體積大且重,可用左右手握住花木的主干或灌叢,將花盆稍稍提離地面,同時用左腳向下猛蹬盆沿,植株便會離盆而落地。
3)高30厘米以上的花脫盆時,由于盆體太重,一般人提不起來,這時可將花盆放倒,先在地面上來回滾動幾下,人再坐在地上,用雙手抓住花木大的側枝,兩腳向前猛蹬盆沿,使花盆與盆土脫離。
(3)換盆(換土):是將盆株帶土球從盆中磕出盆外,從原盆換入大一號的盆中,或只是更換盆土而仍栽植于原盆中的整個操作過程。
換盆或換土宜在下列情況下進行:
1)是當盆栽花木長大,原盆太小,已不能滿足它繼續生長所需要的土壤養分時;
2)是當盆土板結,影響通氣透水的能力時;
3)是當盆土營養缺乏,有機質減少,或酸堿度發生變化,不適合植株的生長需要時;
4)是當利用根部的芽或萌蘗進行繁殖以及分株需要換盆時;
一般小盆每年需換盆一次;中盆盆株2-3年換盆一次;大盆3-5年換盆或換土一次。
(4)轉盆:為使盆株長得勻稱、端正,保持株形美觀起見,應經常轉動花盆,即改變盆株的擺放方向,就是“轉盆”。如生長快的盆株天竺葵、瓜葉菊、朱頂紅、倒掛金鐘、君子蘭等半月轉動一次,在生長旺季時,一周左右需轉動一次。
(5)換盆期:換盆應掌握合適的時期,過早或過遲均不利于花卉生育。對多數花卉來講,剛剛看到盆底排水孔露出白色須根時,即為換盆期。換盆時大致有如下兩種情況需要注意:
1)隨著幼苗的不斷生長,當根從盆底排水孔伸出,這時須將其換入大一號盆中,如1-2年生草花,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需換盆2-3次;另一種是已成型的花卉,栽培過久,土質變劣,養分缺乏。一般花卉躲在休眠期和新芽萌動之間進行換盆,宿根花卉一般每年換盆一次,木本花卉1-3年換盆一次。
2)換盆次數與時間,依花卉品種而定。